在广东省财贸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万企”的讲台上,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科技与产品管理部数据分析部经理杨文昌的故事引人注目。这位在同事眼中“憨厚中带着腼腆”的金融科技工作者,用十年光阴,在农行科技舞台书写了一段从基层柜员到科技反诈专家的传奇。
杨文昌。全媒体记者梁鸿杰/摄
业精于勤:实现“连跨三级”
2014年,杨文昌入职东莞分行虎门镇某网点,担任柜员。当被问及如何在短期内实现网点、支行、省行“连跨三级”时,他坦言:“虽然网点业绩第一,但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在科技领域。”当移动支付浪潮初起,他敏锐察觉到数据价值即将爆发,于是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数据分析与算法知识。正是这份前瞻性,使他成为支行科技岗位及省行数据分析师团队的理想人选。
面对多领域业务咨询游刃有余的背后,是持续多年的“斤斤计较”。“学校没教的知识,不能阻止我自学。”杨文昌每年设定专业“小目标”——首年统计学,次年机器学习,第三年零售业务……日积月累的深耕,让不起眼的小目标汇聚成专业高地。“我永远做好比别人多付出一个数量级的准备。”初到网点数月,他就主动向行长提交网点优化报告;初到省行科技部,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分行首个信用卡智能营销模型。
2017年转型为数据分析师之初,上千张数据表和海量业务指标曾让他“最为痛苦”。一个深夜,客户授信模型0.1%的微小偏差让他如芒在背。伴着泡面香气,他逐行拆解代码直至破晓,最终揪出公式引用错误。这种“问题不清绝不放过”的执拗,凝练成他的“四不放过铁律”,助他从农业银行总行首届数据分析大赛2000多名高手中夺魁,并于2024年荣膺全国仅11人的首批“农银工匠”。
守正创新:跑出“生死时速”
面对电信诈骗的猖獗,杨文昌深知银行是守护群众“钱袋子”的最后防线。2021年,他临危受命构建反诈新体系。“诈骗与反诈如同攻防升级战。”他举例道,诈骗团伙以小额转账测试账户安全性,虽被模型捕捉,但对手会迅速调整策略。
杨文昌将自学的前沿机器学习技术投入实战,带领团队用涉案账户数据训练模型。仅一个多月,精准率与查全率双优的AI反诈模型诞生,在总行比赛中拔得头筹。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广东分行近9000万客户、上亿账户、每秒上万笔交易监测,要求模型“既准又快”。团队坚守一条铁律:“哪怕精度提升0.01%,也要投入100%努力。”因为他们深知,模型每精准一毫、提速一秒,都可能挽救一个家庭。
为优化模型,他反复加工上千个特征。最终,依托总行实时数据总线,团队两个月内上线实时反欺诈系统。成效令人振奋:涉案账户数量5个月内下降超40%,2023、2024年连续降幅超30%。系统曾精准拦截20万元诈骗汇款,守护了客户的养老钱,累计挽回损失4100万元。该项目获广东省金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农总行全行推广,主流媒体报道播放量破亿。
金融为民:破局“融资三难”
“守正创新是金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杨文昌这样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守正是底线,创新是满足需求的引擎。”2025年,其团队首创“广东农行服务现代产业体系赋能平台”,直击产业服务五大核心问题。平台创新构建产业客户“六力”信贷评价体系(融资力、经营力、创新力、影响力、产业力、稳定力),打造“一键画像”等智能工具,破解信息黑箱、对接盲区、服务迟滞等困局。上线两月即服务客户8.9万户,新增信贷372亿元。
“大数据分析不仅是技术性工作,更是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慢、首贷难的“三难”,团队推出“粤创微易融”普惠信贷体系,全方位满足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的差异化金融需求。
为构建更全面的企业画像,杨文昌带领团队攻关隐私计算技术。这项入选广州人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研究,历经三年打磨、近百稿修改,他的坚持最终换来技术落地,为风控筑牢安全屏障。
薪火接续:带出“繁星闪耀”
2019年,27岁的杨文昌牵头组建分行数据分析师团队。这支迅速壮大至40人的“娃娃兵”,平均年龄仅27岁,研究生占比85%,党员近六成。面对“娃娃队长如何带队”的调侃,他笑言:“我就做个孩子王,要到小伙伴身边去、心里去,更要做好榜样。”
杨文昌打造年轻化团队生态:举办生日会、组织趣味团建;坚持“每月深度谈心”,为异地青年排忧解难;通过充分授权,让成员在独当一面中找到价值认同。团队建设“扬帆计划”分层推进:初级分析师“启航”靠导师传帮带;中级“续航”借沙龙更新技能;高级“领航”以重点项目锤炼尖端能力。
这支年轻战队三年内蜕变为“繁星闪耀”之师:三获广东省金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斩获总行奖项29项,7人入选科技核心人才库。责任、专业、创新成为团队基因:万亿级数据加工分毫不差;上千指标如数家珍;支撑八大领域数据应用实现百花齐放。
全年数据运行零缺陷、重点指标报送准点率99%的背后,是这群年轻工匠对“精准”二字的痴狂,更是“让数字长城守护万家灯火”的初心在熠熠生辉。
【我的劳动观】
金融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是以代码为铁砧、数据为原矿,在数据洪流中熔铸金融为民的精密齿轮。我坚信,真正的劳动是100%的执着雕琢万亿级数据中的0.01元偏差——让数字长城守护万家灯火,用精准算法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杨文昌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迎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